来三江环绕的普洱江城县 感受如画的民族风情

新华网2024-05-27

云雾绕山间,苍翠美如画。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出发,向着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简称江城县)方向行进……盘山公路蜿蜒盘旋在满眼青绿的山间,宛如玉带;深山处云雾缥缈、苍翠掩映,美若画卷。

普洱江城县因李仙江、曼老江和勐野江三江环绕故名江城,还与老挝、越南接壤,因此有着“一城连三国”的美名。

图为江城县全景。(江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资料图片)

在江城,不仅有回味悠长的普洱茶,灿烂交融的民族风情,还有原始森林的野趣,茶马古道的流年。

图为江城县“一城连三国”地标。(江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资料图片)

转过一道道山弯,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傣族传统杆栏式民居映入眼帘。

娇艳的大丽花、翠绿的芭蕉树装点房前屋后,干净宽敞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勐桑洛”显得格外清幽和美丽。

江城县整董镇原名“勐桑洛”,傣语意为宽阔平整的坝子。这里因马帮而兴起,经历百年沧桑,依然保持着古朴的傣族文化特色。

为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整董镇将傣族、村寨、寺塔、瀑布、名人资源串联起来,筑巢引凤延续传承,建设非遗傣锦工坊、傣家特色农家乐、餐厅、民宿,带活镇内“吃住行游购娱”全服务链,激活传统村落资源。

现在,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一辆辆载满游客的客车和自驾车往来穿梭,游客们在这里观美景、品美食、购傣锦。

“我第一次来这里,已经不想走了。这里的舒适气候、特色美食,还有茶咖文化让人流连忘返。”住在整董镇舒莎里傣民宿店的福建游客杨杰说。

图为整董镇一角(5月17日摄)。王和瑞珏摄

朝着江城县正南方向继续出发,便能抵达有着“陆地上的小渔村”之誉称的江城县曲水镇土卡河小渔村。

发源于无量山的“水上茶马古道”李仙江蜿蜒南流400余公里到了江城境内,随后流往越南。土卡河小渔村是这条“水上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渡口,也是这条“水上茶马古道”通往越南的最后一个边境村寨。

随着时代变迁,“水上茶马古道”曾经货物商旅往来不绝于途的景象渐渐淡去,土卡河小渔村愈加宁静幸福。

这里是归隐之地,远离城市的喧嚣,这里的生活悠闲自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图为土卡河小渔村江边栈道(5月18日摄)。王和瑞珏摄

沿着栈道漫步,静谧安宁。山高水长树苍茂,层层堆叠的葱绿浸染着情感,似在桃花源的梦里。游客在民宿院中支一张小方桌,品普洱茶香,赏青山绿水,任由思绪飘散。

炊烟袅袅时,哈尼族、傣族村民张罗起他们的拿手菜,酸汤鱼、糯米饭、酸笋牛肉、鸡肉稀饭、炒芭蕉花等。夜幕降临,燃起火堆,围炉夜话,把酒言欢,这是当地的待客之道,是村民热情、质朴地表达欢迎的最直接方式,更让满满当当的一桌子美味散发出诱人的烟火气息。

图为小渔村当地村民在广场上篝火打跳。(江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资料图片)

回味悠长的茶香洋溢出这里的惬意,民族交融的和谐描绘着边城的幸福,蜿蜒在原始森林中的茶马古道讲述着它悠久的历史。边地的浪漫风情就流淌在江城的山水之中。

图为江城县全景。(江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资料图片)

一座座民族特色村寨的蓬勃发展,是江城县聚焦民生福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也是江城县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和带动村民增收的写照。

在搞好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江城县还围绕本地的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三丫果”节、牛体彩绘等特色民族节庆活动,组织各族群众开展民族歌舞、民族书画艺术、非遗项目展示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江城游玩,让更多企业和商户来江城共促发展。

今年是江城县成立70周年。70年来,这座三江之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为江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王和瑞珏 肖林)

从策略到舞台:上海麦澜森,为您的品牌搭建

在商业世界的聚光灯下,每一个品牌都渴望一场完美的演出。从新品的惊艳亮相,到品牌形象的

洛阳业泰新能源:打造绿色能源全链条,赋能

在“双碳”目标引领能源变革的今天,一家扎根洛阳、放眼全球的新能源科技企业—&a

卓凡建设:以匠心筑就卓越,用智慧赋能未来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浪潮中,一家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建造什么,更在于它能为城市赋予

灯塔工厂向师生开放,科普教育正在发生什么

你想象过吗?一堂关于“零碳”的科学课,不在教室,而在全球顶尖的灯塔工厂里进行的。本月

AI驱动增长新范式,生态共赢成品牌进化方向

近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出版社、凯度集团、HBR中国与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联合主

六大科技看点,玩转三诺智慧声谷科普教育基

看点一:工业像魔法,探秘AI智能工厂黑科技深圳民营企业建设的首座AI数字化灯塔工厂。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