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首届南昌绳金塔论坛:借“街”出圈 带动城市品牌重塑

新华社2024-01-30

“千年南昌看西湖”,拥有万寿宫、绳金塔等历史文化街区的西湖区,如何带动文旅融合及城市品牌重塑?1月27日,2024首届南昌绳金塔论坛在南昌市西湖区举行。在以“‘街’续文脉激活‘古色’经济”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上,围绕如何更好助力历史文化街区长远发展、差异化竞争,以及借“街”出圈,带动商贸经济发展等话题,四位行业内专家分享各自观点。

圆桌会议现场 王乐 摄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已经成为我们城市的一个新名片,也成为英雄城市的幸福美好生活聚集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院副院长冯新刚认为,历史街区的改造,不仅是为了文化旅游,更是一项民生工程,让生活在里面的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以及整个文化氛围的变化,提升百姓的舒适感和满意度。

“城市更新不是擦黑板式的拆旧建新,以新换旧;城市文化保护,诚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复古守旧,而是在新与旧的有机融合中传承并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江西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王东林认为,城市文化风情的流失,就好像一个蜗牛一样,蜗牛的壳在那,但蜗牛已经出走了。完整意义上的城市文化保护,应当是城市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机统一。

数字技术赋能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何在?南京市文投集团副总经理李军曾牵头推进南京文都数字云平台建设和文学之都数字体验项目,他认为,要用好数字技术这把利刃,用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推动文旅消费场景升级。

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持创新与活力,避免“千街一面”?结合丰富工作经验,上海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办市政市容督察部长、上海市住建委科技委建筑设计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副主任曾浙一提出“保护利用发展567法”,即“认识与定位”“历史与考证”“规划与建筑”“方案与论证”“型制与色彩”5个把关;“审批与监管”“标准与工艺”“进度与安全”“整体与细节”“实效与验收”“施工与运营”6个严格:“保护与发展结合”“文商旅闲食融合”“漫步街区有温度”“品味建筑可阅读”“乡愁与记忆尤存”“历史传承受教育”“国内国外有交流”7个体现。(文字 聂妍婧 视频剪辑 李希文 张子涵 )

从策略到舞台:上海麦澜森,为您的品牌搭建

在商业世界的聚光灯下,每一个品牌都渴望一场完美的演出。从新品的惊艳亮相,到品牌形象的

洛阳业泰新能源:打造绿色能源全链条,赋能

在“双碳”目标引领能源变革的今天,一家扎根洛阳、放眼全球的新能源科技企业—&a

卓凡建设:以匠心筑就卓越,用智慧赋能未来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浪潮中,一家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建造什么,更在于它能为城市赋予

灯塔工厂向师生开放,科普教育正在发生什么

你想象过吗?一堂关于“零碳”的科学课,不在教室,而在全球顶尖的灯塔工厂里进行的。本月

AI驱动增长新范式,生态共赢成品牌进化方向

近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出版社、凯度集团、HBR中国与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联合主

六大科技看点,玩转三诺智慧声谷科普教育基

看点一:工业像魔法,探秘AI智能工厂黑科技深圳民营企业建设的首座AI数字化灯塔工厂。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