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戈壁滩上藤蔓万顷赋能乡村振兴

新华财经2023-06-12

"80后"冯超没有想到,曾经拼命想要离开的老家会成为自己事业发展的新起点。

三年前,看到昊苑村因为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绿化配套等越来越好,在外面闯荡做生意的他毅然选择"回家",花费七八十万元"升级改造"父母2000多平方米的老院,打造出民宿"贺兰山下阅山居",可接待近80人用餐。

昊苑村隶属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位于我国葡萄酒明星产区贺兰山东麓产区内。"今年‘五一’期间每天都是满的,还因为接待能力有限不得不拒了很多订单。"冯超说。

冯超的民宿。新华社记者谢建雯 摄

"我平时工作特别忙,每当想要放松时,就骑个电动车来村里,一个人看看风景、逛逛酒庄、吃点美食、喝点小酒,很舒服。"已是第三次来昊苑村的游客麻小彦说。

尽管自家地道农家菜和自助烧烤很受欢迎,但冯超很清楚,民宿的最大依仗还是这片戈壁滩上正在郁郁葱葱生长的葡萄树。但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遍布开采砂石后遗留的大坑。村里人多是外省移民而来,承受恶劣环境就为了挣一口饭吃。

经过不断尝试,村民发现贫瘠的土地不适宜种粮食作物,但却是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的绝佳土壤。在政府鼓励支持下,全村家家户户开始承包土地种植葡萄,逐渐把家园变成绿色,1.8万亩酿酒葡萄已吸引19家酒庄落户于此。

"昊苑村每户人家收入都和葡萄有关,村民从过去单一的务工人员变成现在的技术工人、酿酒师、管理者、销售者。低的一年挣3万多元,高的能达到二三十万元。"昊苑村驻村第一书记者秀军说。

宁夏志辉原石酒庄的葡萄园里,昊苑村的村民们在抹芽。新华社记者艾福梅 摄

掰着手指数了数,村民刘灿说,自己家和老公家近十人全在同一个酒庄工作,有人搞绿化、有人管葡萄园、有人当讲解员……而她自己因为上了大学成为酒庄一名财务人员,每月收入5000多元。

"我爸2004年从安徽来到昊苑村时,只盼着能养活我们一家就行,哪能想到还有拿固定工资、住楼房、开小车的日子,20年,终于在这里扎下根了。"刘灿说。

受益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远不止刘灿一家。经过近40年发展,贺兰山东麓这片风水宝地孕育了228家酒庄和葡萄酒企业,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达58.3万亩,年产葡萄酒1.38亿瓶,在布鲁塞尔、巴黎等国际顶级酒类大赛中多次获奖。作为劳动相对密集型产业,据统计,目前宁夏葡萄酒产业每年为农户提供固定及季节性用工岗位近13万个。

近年来,昊苑村以葡萄酒元素为基础,整合乡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将"葡萄酒+民宿"打造成为村级特色产业,形成集葡萄酒品鉴、民俗文化、农事体验、特色民宿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新业态,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00万元。2022年,昊苑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

"为了丰富游客的休闲生活,我们还计划建设采摘园、帐篷露营区和亲子活动广场等,希望能把昊苑村打造成有特色的民宿集群。"者秀军说。

而19家酒庄之一的格莉其酒庄更是开辟了酒庄旅游新体验——"红酒巴士".游客可以边吃牛排、边品红酒,同时在行进途中参观酒庄、葡萄种植基地以及旅游景点。这种独特的方式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进一步提升了昊苑村的知名度。

"通过这20多年的努力,我们昊苑村种出了风景、种出了产业,不但守住了绿水青山,也圆了群众的致富梦。"者秀军说。(记者艾福梅、谢建雯、马思嘉)

(编辑:刘嫄)

卓凡建设:以匠心筑就卓越,用智慧赋能未来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浪潮中,一家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建造什么,更在于它能为城市赋予

灯塔工厂向师生开放,科普教育正在发生什么

你想象过吗?一堂关于“零碳”的科学课,不在教室,而在全球顶尖的灯塔工厂里进行的。本月

AI驱动增长新范式,生态共赢成品牌进化方向

近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出版社、凯度集团、HBR中国与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联合主

六大科技看点,玩转三诺智慧声谷科普教育基

看点一:工业像魔法,探秘AI智能工厂黑科技深圳民营企业建设的首座AI数字化灯塔工厂。走进

与众06带来的通勤路小确幸

最近每天早上八点,当我坐进新提的与众06的驾驶座,启动车辆的那一刻,才感觉真正开始了新的一

我的与众06,一台“好看”又“好用”的电车

开与众06有段时间了。老实说,一开始决定买它,80%是因为颜值。这个轿跑SUV的溜背造型,配上金